
識檳、拒檳、戒檳,守護口腔健康!
檳榔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列為一級致癌物,不論是否添加紅白灰,單純嚼食就可能導致口腔癌。台灣每年超過8,000人確診口腔癌、3,000人死亡,其中多數患者都有嚼檳榔的習慣。
除了致癌風險,嚼檳榔也會嚴重傷害牙齒。檳榔粗纖維加上石灰顆粒會不斷摩擦牙齒,造成牙冠磨耗、牙縫嵌塞與嚴重牙周炎,甚至導致牙齒脫落。由於檳榔成分會讓口腔暫時麻痺,常讓人誤以為「牙齒沒壞」,實際上卻拖延治療,直到戒檳後才感覺到牙齒疼痛。研究也指出,嚼檳榔者牙周病機率更高,且治療後癒合效果較差。
遠離檳榔三撇步:
1️⃣ 識檳:檳榔本身含致癌物與傷牙因子,沒有安全吃法。
2️⃣ 拒檳:不嘗試、不接受、不邀請,勇敢說不。
3️⃣ 戒檳:及早戒除,善用口香糖、蔬菜條、無糖口嚼錠或運動休息替代。
研究顯示:戒檳與戒菸都能持續降低口腔癌風險;隨著戒除時間越長,罹癌風險越低。定期口腔黏膜檢查更能有效降低晚期口腔癌發生率與死亡率。
口腔癌篩檢服務:
-
30歲以上有嚼檳榔(含已戒)或吸菸習慣的民眾
-
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(含已戒)的原住民
每2年可享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,請攜帶健保卡至合約醫療院所接受檢查。
為了健康與笑容,別讓檳榔傷牙又傷身!一起「拒檳千里,傳遞健康」!